中小企业:牢握信用筹码
突破发展瓶颈
前段时间,一封来自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的信一度引起社会关注。信中反映,当下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困境,紧绷的资金链让众多中小企业的经营难以为继,融资难的问题最为突出。
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国共有中小企业5300万家,能够获得贷款的却只有1000多万家。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小微企业因为缺乏足够的抵押资产,又缺乏规范可信的信用记录,很难与金融机构对接。而导致银行难放贷款的重要原因则是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缺失。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小微企业融资难,表面上看是缺钱,实质上是缺信息、缺信用。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前不久在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说,小微企业融资难,表面上看是缺钱,实质上是缺信息、缺信用。
马凯认为,通过第三方征信机构提供信息和增信服务,从而形成“小微企业——信息和增信服务机构——商业银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举措之一。如建立信用信息的收集、评估、公开和查询制度,并健全信用档案、信用担保、信用服务监管、信用权保护等制度;建立跨银行、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与监管体系。对小微企业来说,也应当从自身多找问题,从如何提高企业信誉、企业形象方面下功夫,努力使企业成为一个讲信誉、讲形象的市场经济主体,从而为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大代表邵志清:小微企业信用支撑体系亟待完善;要大力扶持专业化的第三方信用机构,建立跨部门的信用信息监管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指出,要多方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支撑体系建设,“首先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信息的收集、评估、公开和查询制度,并建立信用档案、信用担保、信用服务监管、信用权保护制度等;建立跨银行、工商管理、税务、公安等部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与监管体系;大力扶持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活动提供认证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专家: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提高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征信服务,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提高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中小企业的信用价值,提高其获得融资的额度,支持有信用、有效益的中小企业发展。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中小企业征信体系了解企业相关基本信息和融资信息,为信贷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决策依据和信息保障。
国内征信机构:提供征信服务的机构多集中于“北上广”,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服务缺乏;信用信息主要来源于企业提供,难保客观真实。
新华信征信服务公司内部人士表示,中国企业征信市场的主要用户依然为跨国公司,像新华信、华夏邓白氏等行内领先企业多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其面向跨国公司及大企业的信用产品已经比较成熟完善,但针于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的信用服务还比较缺乏。
国内新兴企业征信机构
11315企业征信系统的研发专家称,信用信息主要是靠企业来提供,难以确保客观真实,作为第三方征信机构,应当打破区域和行业的局限,全方位多渠道的采集和挖掘有价值的信用信息,如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监管信息、银行信贷信用信息、行业协会、媒体的评价信息、实名制下的消费者评价信息等。
政府搭建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服务平台,银行涉足中小企业信用贷款业务,民间征信机构完善规范信用服务,中小企业自身重视信用积累,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提升中小企业综合竞争力和融资能力,突破发展瓶颈。